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青山如晤:塔城伟人山的时空对话

企业报道  2025-06-05 14:34:32 阅读:1167

  文/潘立军

  在塔城西北边陲的暮色里,总有一片山脉以独特的姿态与苍穹对峙。当夕阳为它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时,人们惊觉这连绵的山脊竟勾勒出一代伟人的面容——那微微上扬的下颌、紧闭的双唇,以及永远眺望远方的眉眼,让这片土地从此有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座被称作“伟人山”的自然奇观,不仅是造物主的神来之笔,更承载着边疆人民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与精神寄托。

  初见伟人山那日,云层在天际翻涌,我站在垂钓公园的毛公亭,望远镜里的山峦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立体长卷。山脉从南至北依次隆起,宛如伟人仰卧的身形:头顶是葱郁的云杉林,恰似蓬松的发丝;高耸的山峰化作坚毅的鼻梁,而起伏的丘陵则勾勒出衣褶的纹路。更令人称奇的是,当光线角度恰到好处时,山坳间的阴影竟形成了下颌处标志性的痣,恍惚间,仿佛历史的时针倒拨,那位缔造新中国的领袖正以大地为床,继续守护着这片他心心念念的边疆沃土。

  关于伟人山的发现,堪称自然与历史的奇妙邂逅。1977年春日的黄昏,边防站长柏林驾车途经巴克图山,透过挡风玻璃,夕阳将山脉染成琥珀色,那一刻,熟悉的轮廓让他心头一颤——这不正是人民领袖的面容?这个偶然的发现如星火燎原,很快传遍塔城。此后,无数人带着相机与崇敬之心奔赴此地,试图用镜头定格这份震撼。当地老牧民常说:“毛主席生前总惦记着边疆的百姓,走后就化作青山,日夜守望着这片土地。”

  在塔城人的讲述里,伟人山的每一寸肌理都浸润着传奇色彩。有人说,从北京天安门到毛公亭的直线距离恰好8341里,而毛公亭所在的经纬度,竟与“8341”这个数字神奇重合——这个曾伴随毛主席一生的神秘数字,在此刻与山脉的轮廓交织,仿佛命运埋下的隐喻。更令人动容的是,每逢重要节日,当地各族群众会自发来到山脚下,献上鲜花与歌舞。哈萨克族老人弹奏着冬不拉,维吾尔族姑娘跳起麦西来甫,蒙古族牧民吟诵着长调,不同民族的声音汇聚成河,在伟人山的见证下,流淌出民族团结的动人乐章。

  站在山脚下仰望,我忽然意识到,这座山早已超越了自然奇观的范畴。它是凝固的历史,诉说着新中国成立后边疆建设的艰辛与辉煌;它是流动的情感,承载着几代人对领袖的怀念与感恩。当山风掠过耳畔,恍惚听见历史的回响:上世纪50年代,无数知青响应号召奔赴边疆,在这片土地上开垦荒原;改革开放后,塔城从边陲小镇发展成开放口岸,贸易往来络绎不绝。而这座始终静默的山脉,如同忠诚的守望者,目睹着牧民的毡房变成现代化的城镇,见证着昔日的戈壁荒滩绽放出民族团结之花。

  暮色渐浓时,最后一缕阳光为伟人山镀上金边,山影在大地上拉得悠长。此刻的山脉褪去了白日的庄严,多了几分温情。不远处,牧民赶着羊群归家,马蹄声与铃铛声交织;炊烟从村落升起,与天边的晚霞融为一体。我忽然懂得,这座山之所以震撼人心,不仅因为它与伟人形似,更在于它早已成为边疆人民精神世界的图腾——它是信仰的丰碑,是历史的注脚,更是指引未来的灯塔。

  离开塔城时,我频频回望那片山脉。车窗外,伟人山渐渐缩小成地平线上的剪影,却在我心中愈发清晰。这片跨越时空的凝望,终将化作永恒的印记,让我铭记: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一座山,它用自然的笔触书写着人文的传奇,用静默的姿态诉说着不朽的精神。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