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讯 (记者 杨波)从“中国酒都”宜宾到“世界高城”理塘,是一条近4000米海拔落差、700公里的崎岖道路。这条路,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异常险峻,但是五粮液集团与大山较劲、与冰雪抗争、和高反作战,在甘孜州理塘县下木拉乡上马岩村,总投资1600余万元,打造极地果蔬(香菇)基地,目前,基地所产的“极地香菇”十分畅销,已销往全国各地。
上马岩村是理塘县出了名的贫困村,海拔高且自然条件较差,2018年,五粮液集团、理塘县政府、甘孜州绿野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在该村筹建五粮液集团援建的理塘极地果蔬(香菇)基地。基地以发展生态农旅产业为基础,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投入,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在五粮液集团的帮扶下,极地香菇成为理塘县首个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标识的产品,高原“极地果蔬”拿到了安全绿色的标识。同时,五粮液集团积极推动基地产业园与盒马鲜生、京东农场对接,大力开拓电商平台,目前,极地香菇已销往全国各地,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抢手货。
“脱贫要致富,产业发展是根本。” 五粮液集团驻理塘县下木拉乡扶贫干部张闻告诉记者,发展香菇产业之初,村民们不理解,近半数村民不同意。但有了香菇产业后,真心换来“黄金屋”,汗水浇开致富花。自2018年五粮液集团对口帮扶理塘县以来,把小香菇建成了大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销售收入711.81万元,为百姓分红151万元。五粮液援建理塘极地果蔬香菇基地,已为81名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33人,发放工资95.57万元,人均增收万元以上,有效带动2乡7村362户(贫困户243户)脱贫增收。
“每个村民每年就有4000多块钱的分红。”上马岩村党支部书记降措告诉记者,村民们不仅可以在基地务工,还可以享受基地收益分红。
据悉,近5年来,五粮液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6.19亿元,受益贫困群众达到15万人以上;兴文县、理塘县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退出贫困县序列;直接对口帮扶的兴文县青山岩村、理塘县上马岩村、屏山县柏香村等5个贫困村顺利精准退出,3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
五粮液集团的努力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获得2019年国务院扶贫办“社会组织扶贫50佳案例”、第12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扶贫奖、社会责任贡献奖、精准扶贫能力建设模型推荐案例、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金鼎奖等荣誉。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