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中医药文化再次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随着“中医智慧·世界共享”主题推广活动的深入开展,来自江苏宜兴的中医专家应华明正式入选“一带一路”国家主题推介重点推荐品牌库,并获得专属入库ID。这一荣誉的获得,既彰显了他在中医传承与创新道路上的不懈努力,也标志着“应家中医”品牌在新时代国家战略下迈入了国际化的新阶段。
作为中医行业的知名代表人物,应华明三代承袭家族医学传统,在深厚的历史根基之上,以“调摄有方、生命贵养”为核心理念,成功探索出一条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视野的中医发展路径。此次入选品牌库,不仅为“应家中医”的传播提供了权威平台,也为全球健康治理体系中的中医药话语权拓展注入了坚实力量。
家学渊源:承继百年医脉,以仁心厚植专业根基
应华明1965年生于军人家庭,自幼随父亲应洪元上山采药、习医问道。他的外祖父梅喜根是一位活跃于江浙皖交界的民间医者,以经验丰富、疗法独特著称,是“应家中医”的奠基者。从梅喜根到应洪元,再到应华明,应家三代人在传统医学之路上接续传承,逐步形成了以调理结核病、肺部慢性疾病、胃肠系统疾病及正骨为核心的中医治疗体系。
少年时的耳濡目染加之勤奋学习,使得应华明很早便展现出中医药方面的天赋。他不仅系统研读经典著作,还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将中医药知识内化为自身生命经验。高中毕业后,他正式走上独立行医之路,2009年父亲离世后,他继承父志,全面接管“应家中医”诊疗工作。
长期以来,应华明专注于中医调理结核类疾病与常见慢性病的治疗实践,提出“调补结合、因人制宜”的策略,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强调通过合理调养促进人体自我恢复。他研发的“应氏痨病调理配方”已获得国际南非专利,并在2022年被宜兴市列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研究成果不仅体现在临床疗效上,更推动了中医知识产权保护的进程。
在治疗颈肩腰腿痛等骨伤疾病方面,应华明传承“应氏正骨”技艺,融合现代解剖理论与传统正骨手法,取得显著成果。他研发的贴敷类产品也由正规药厂加工生产,确保了产品质量与使用安全性。
多维发展:探索中医现代化,塑造产业新模式
在临床诊疗基础上,应华明敏锐洞察中医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品牌引领+服务延伸+科技协同”的运营理念。他创立“应家中医”品牌并注册商标,旗下机构包括宜兴应家中医诊所有限公司、北京应氏堂中医医院等,服务范围覆盖多个省市,年接诊量上千人。
其品牌服务覆盖中医诊疗、膏方定制、健康咨询、康养产品研发等多个板块,逐步建立起一套“中医—康养—服务—产品”全链条服务体系。在健康服务模式创新上,应华明积极推动“治未病”理念的落地,结合个体体质调理与疾病预防、康复支持,构建了面向全民健康的服务矩阵。
在科研方面,他以技术传承带动产业创新,积极开展中医技术登记与知识产权保护。2023年,他研发的“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在重庆市版权局完成作品登记,为中医成果规范化、法治化管理作出有益探索。
应华明还担任中关村健康服务产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并与宜兴市中医养生学会等机构保持密切合作交流,定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活动,推动传统医学理念走入大众视野。
践行仁术:坚守医者初心,传递中医大爱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这句话被应华明视为行医座右铭。二十多年来,他始终把患者利益置于首位,无论身份贫贱、疾病轻重,皆平等相待、耐心倾听、细致施治。每年接诊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其人品与医术赢得社会广泛认可。
在忙碌诊疗工作之外,他仍坚持公益义诊与健康科普宣讲。2022年,宜兴市健康管理学会理事长陶卫强率专家团队考察应氏中医,并给予高度评价。学会专家指出,应氏中医在服务体系建设、诊疗特色挖掘以及传承发展路径方面已形成标杆效应,具备在区域乃至更大范围推广的典范意义。
同时,作为国医大师李佃贵的学术传承人,应华明始终恪守“大医精诚”的精神。他不仅延续医术,更重视文化精神传承,在医德、医风建设上身体力行,带动年轻一代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从业理念与服务态度。
结语:让中医智慧在时代浪潮中再放异彩
此次应华明入选“一带一路”国家主题推介重点推荐品牌库,是“应家中医”从地方走向全国、从传统走向国际的关键一步。以其为代表的中医传承人,在融合时代语境的基础上,为传统中医注入新生命,推动其在全球健康治理体系中的广泛参与与价值再认知。
未来,应华明将继续秉持“仁心仁术、厚德济世”的信念,借助国家平台与国际通道,将中医文化推广至更广领域,让“应家中医”成为世界了解中华医道的一扇窗口。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