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装在身,铸就万里钢铁长城;穿上工装,是勇于进取的开路先锋。“退伍不褪色,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尽力做到更优秀”,这是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黄黄项目部电力变电作业队刘欢常挂在嘴边的话。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个退伍军人穿上工装,加入了黄黄高铁的建设队伍中。从军人到工人,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刘欢将军人的严谨细致、认真负责带到了项目现场。熟悉工序、钻研技术和工艺,他一丝不苟;顶烈日、战酷暑,他冲在最前面;艰苦环境下施工作业,他任劳任怨。
“别看他平时话少,但是做起事来特别有干劲有冲劲。”这是身边的同事对刘欢的评价。昔日,他一身军装保家卫国,奉献热血青春。如今,在黄黄项目,他换上工装奋斗在一线,勇担当、作表率,初心不改,依旧保持着军人本色。面对持续高温,刘欢终日与烈日为伴,战斗在铁路最前线,在40℃的铁路线上,用汗水和担当,为黄黄高铁开通保驾护航。“天气越热我们的工作量就越大,再热再累我们都能克服天气带来的影响”,刘欢如是说。
“供电系统是站后工程的排头兵,所以一定要走一步想三步,做到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这是他总结出来的经验,他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近日,黄黄高铁箱变调试任务繁重,他深知这直接关乎到能否为信号、通信专业调试提供稳定电源,若是不能如期完成,甚至会影响站后相关专业的施工进度,造成工期节点滞后。时间紧,任务重,他迎难而上,仅用3天就完成车站电力远动间向信号楼、通信室送电任务,确保了信号、通信专业的安装及调试。
不仅在技术上用心钻研,他还自购专业学习资料,查看铁路电力文献,熟记操作规程,在他工作的时间里,没有发生任何误操事故。他明白要想把电力专业知识学透学精,还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岁月的沉淀。在工作中,他把遇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虚心向专工请教。短短半年,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已经记满了知识点,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是他已经从电力施工的“门外汉”变成可以独当一面的“扛把子”。
如果说“技术”相当于一个人的“智商”,那么“能力”就堪比是一个人的“情商”,技术是死的,能力是活的,他始终认为只有活学活用,才能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对军人来说,只要生命里有了当兵的经历,就一辈子打上了军人的烙印。不管走了多远,身处何方,他们身上总是透着那股“”当兵的劲儿”。
脱下橄榄绿,依然是尖兵。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初心。电气化建设路上,脱下军装的他们依旧用忠诚与担当奋力书写着“武电人”的开路先锋新篇章。(李雪 赵薇)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