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只要提起掘进一工区区长宋立军,身边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人。他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是一个肩上有责,脚下有路的人。
“心中有火”敢担当
智能快速掘进“入驻”张家峁公司掘进一工区之后,安装调试、设备改造、工艺优化之路“崎岖坎坷”,作为区长的他总是想方设法攻克一个个难关,坚持每天下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备安装期间,由于设备配套厂家沟通不畅,安装图纸多处错误,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遍一遍的改图、一次一次的下井试装,连续几天没换工作服,累了在办公室休息一阵,饿了匆匆吃几口方便面,硬是把存在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掉,提前联合试运转成功。
“脚下有路”勇攀登
还记得2019年7月的一个下午,是他来张家峁公司掘进一工区开的第一个班前会,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就一头扎在井下现场和工人们一起工作、同上同下,熟悉现场,查找问题。经过一周的了解与观察,把存在的问题归类、分解,制定详细解决方案,量才选人定点定岗定责任,强化岗位责任的现场落实。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大锅饭”,消极怠工情况,他提出打破“大锅饭”、捅破“铁饭碗”的思路,制定全员延米绩效薪酬分配管理办法,让职工的工作得到具体的量化,按工作量计发工资,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政策,有效地增强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危机意识,职工的主动性和生产潜能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眼里有光”善创新
刚到张家峁公司工作时,看到刚刚成立的掘进工区伍还沿用原来外委项目部的人工支护工艺,他毫不犹豫的在掘进一工区推广使用锚杆台车支护,提升支护效率和质量;率先在公司采用连采机双巷掘进的先进工艺,有效缓解采掘接续问题;解决了大型设备过胶辅运大巷立交的支护难题,大胆使用机械施工机头硐室,开创了公司机械掘进机头硐室的先河。
“宋区,现配套桥式转载机,有效行程太短,在生产过程中频繁延伸机尾,增加了生产辅助时间,对巷道掘进单进水平影响巨大,不能有效发挥快掘设备工艺的优越性。”生产班长代志刚说道。针对这一问题,他立即组织区队技术人员和设备厂家沟通协调,巧妙的将原桥式转载机分成两段,设计出有效行程100米的两段式桥式转载系统。该系统既满足了生产需要,又避免了转载系统过长带来的安全隐患,为公司智能快速掘进实现单班进尺65米,单日进尺120米,月度进尺2702米的行业领先成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智能掘进建设工作中,他结合现场施工工艺和设备运行状态,积极配合、献言献策,实现了巷道掘支运平行作业和工作面、地面远程集中控制。
肩上有责勇攀新高,宋立军扎根矿山,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工作精神,用他那平凡的人生谱写着张家峁人不平凡的故事。(张永涛)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