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安徽雷鸣科化公司爆破工惠梦龙
“5、4、3、2、1,起爆!”,惠梦龙立即用手指按下起爆器,“轰”的一声巨响,某矿山爆破区域烟尘四起,一排排岩石像波浪一样朝着指定方向推出去,爆破现场非常壮观,爆破效果十分良好,完全符合作业要求,这是近期雷鸣科化公司无为项目部的一次爆破作业任务,而担当此次爆破重任的惠梦龙却是一名“90”后大学生,自入职雷鸣科化以来,他一直在基层爆破岗位上勤恳耕耘,埋头苦干,用勤奋磨砺自我,用奉献书写青春,在一次次困难挑战中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他本人在十二届集团公司 “名师高徒”大赛中获得“首席高徒”称号。
“就要吃得苦中苦”
2019年,惠梦龙进入雷鸣科化公司工作,就被分配到了爆鄂西南的一个隧道掘进项目部。隧道内环境差、粉尘大,而且是二十四小时循环多断面作业,任务紧时一天要放十几炮。作业时防尘面具一戴就是七八个小时,脸上经常勒出深深的痕迹。由于隧道埋深大,高地热,作业面最高温度达到40℃,每次作业都汗如雨下,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十几个小时爆破任务一结束,能到洞外能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洗个热水澡是就是他最开心的时刻了。
但惠梦龙丝毫没有怨言,他认为搞爆破的人就要吃得苦中苦,才能在爆破技术上修得正果。隧道爆破任务结束后,他被调到某露天矿山工作,为了充分做好爆破作业准备,每次爆破他都跟着师傅凌晨五点到达作业地点,先对作业环境进行安全确认,手拿皮尺逐孔测量,待炸药送到再进行装药、连线、警戒、起爆、爆后检查等一系列工作,整个工作流程持续4个小时,冬季寒风刺骨,常常工作结束双腿已经冻麻木了,但就是凭借这种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实干精神,他成为了爆破公司重点培养的爆破骨干人员。
“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练出真本领”
惠梦龙明白,作为一名“新手”爆破员,光靠苦干还不行,只有勤学苦练爆破技术才能成为真正人才。为了快速掌握隧道爆破本领,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工程地质手册》和《爆破安全规程》,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向技术人员请教。爆破作业前,他细心研究图纸,爆破作业时认真记录和分析围岩变化,爆破结束后及时结合地质环境变化复盘每次布孔、装药、爆破完成情况,两年的隧道项目结束,他也密密麻麻写满了三本爆破日志。
他主动提升实际作业能力,每天都跟着师傅到爆破作业现场,按照师傅的指点,亲自熟悉炸药品种、孔网参数、起爆顺序,亲手调整每次炸药单耗、孔间距、排间距、堵塞长度等爆破参数,遇到不懂的知识,他就追着师傅问个明白,师傅也毫无保留的耐心解答,倾囊相授。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他已能熟练地使用导爆索进行孔内间隔装药和全断面爆破网络联线作业,严格控制周边孔外插角度和按围岩等级布设周边孔间距,确保爆破作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出成果就得搞创新”
惠梦龙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他认为爆破技术不能故步自封,要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新突破新成果。在爆破作业过程中,他经常思考,能否通过降低炸药单耗来降低炸药使用量从而降低爆破成本?但是降低炸药单耗,如何在爆破能量减少的情况下,还要保证爆破块度满足开采质量要求,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于是他翻阅了大量资料,结合所在矿山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优化孔间、排间延期时间来降低炸药单耗的研究方向。
当他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遭到了老员工的质疑,矿山爆破这么多年了,都是按照这个爆破参数来的,你一个刚上班的毛头小伙子,瞎折腾啥。面对质疑声,他没有气馁反而更鼓足了干劲。通过多次试验,他最终总结出一套微差爆破孔排间延期间隔规律,爆破作业在矿石开采炸药单耗0.17kg/吨的基础上降低到0.15kg/吨,平均降低炸药使用量10%左右,为公司提质增效降耗做出了贡献。
如今,惠梦龙作为第一发明人已取得3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还有2项发明专利正在试用过程中。(刘栋)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