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集团鹤煤三矿党委开展
“走基层、解难题、提效益”活动侧记
在河南能源集团鹤煤公司三矿,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不管是在井下采掘头面,还是在地面区队车间,都能经常看到矿领导现场查隐患,解难题,抓党建,了解员工听心声,的感人场景。
这是今年以来,该矿党委开展“走基层、解难题、提效益”活动的真实写照。该活动的开展不仅转变了作风,提升了效率,而且确保了安全,促进了生产。上半年,该矿煤炭产量达到63.52万余吨,完成计划的103.30%;总进尺3488米,完成计划的101.72%。前不久,该矿先后获得集团公司、鹤煤公司“先进党委”荣誉称号。
走基层:干部“聚集”煤海中
6月23日,该矿4202工作面后槽链断,党委书记柴天凯亲自到4202工作面跟班,想方设法早日恢复工作面的生产;该矿采一队队长魏海路在井下连续工作36个小时,坚持不恢复生产不上井。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紧张的生产接替局面,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身心扑下去,把产量搞上去、把效益提上来,是该矿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为此,该矿党委坚持从走访调研入手,走进一线、走进基层、走进员工、走进岗位,从最有发言权的员工中寻对策、要答案、解难题,让每名领导干部的身上都飘着煤花香。”该矿党委书记柴天凯这样说。
领导跟班到头面,干部写实走一线,煤海深处党旗红,责任田里追效益,管理上抓落实,作风上抓转变,这种工作模式在该矿早已形成常态。不论是在基层区队、车间班组,还是在井下采掘头面、运输线,随处可见矿领导和机关科室干部组织协调、帮扶督导的身影。
“矿领导、机关科室干部常走基层,写实一线,不仅及时解决了基层区队生产、安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不少跟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更加增强了我们的降本增效的信心和勇气。”该矿采一队队长魏海路这样对笔者说道。
解难题:亮出“绝招”显身手
忙到点子上,干在关键处。作为该矿党委此次活动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解难题”就是要与员工一起,找准问题根本、探讨解决方法、破解生产难题、提升产量效益。
4202工作面是该矿唯一的一个工作面,该矿矿长王维德每次下井4202工作面是他的必去之地,他不仅积极排查该面的安全隐患,而且精准施策想方设法提高单产水平,促进产量稳中有升。上半年,该矿采一队在确保安全的同时,煤炭产量达到61.26万余吨,完成计划的102.97%,占全矿产量的96.44%。
该矿4101智能化工作面是鹤煤公司的首个智能化工作面,在今年5、6月份的安装中,该矿各级领导干部出谋划策,献计献策,亮“绝招”,展“绝技”,保安全,提质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88组支架的安装完成,为智能化工作面的投产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说是俺队安装智能化工作面,其实就是全矿干群共同努力的结果,矿领导和科室干部干在现场,干在关键处,大家无时不在关注着安装的进展情况。”提到智能化工作面的安装,该矿准备队队长王东升这样感慨说。
该矿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入一线,帮助基层单位理思路、聚合力。机关科室、基层区队、车间班组、采掘头面……到处都能看到矿领导走进基层的身影。
提效益:修旧“喜结”丰硕果
“走”是基础,“解”是态度,“提”是根本。为了把效益提上来,该矿机关科室积极响应,基层单位迅速落实,通过“走基层、解难题、提效益”活动,进一步摸清了家底,找准了定位,明确了方向,转变了作风,提升了干劲,促进了生产。
该矿党委把修旧利废和小改小革作为降本增效和提高效益的“创新点”和“立足点”,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创效益”和“小改小革降成本”活动,坚持从党员干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能修就修,能省就省,取得良好效果。上半年,该矿修旧利废创值600余万元。
“修旧利废就是降本增效的最好‘法宝’,俺队大搞修旧利废和小改小革,人人参与,各个动手,变‘废’为‘宝’,‘废’中淘‘宝’。通过修旧利废不仅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而且为矿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矿机修车间主任张双庆这样评价修旧利废说。
“其实咱矿每项成绩的取得和效益的提升来之不易,都是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学会过‘紧日子’和‘苦日子’。”谈到成绩与降本增效,该矿矿长王维德这样表示说。(许宏勋)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