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正文

棉花洁白,亦如爱国之心纯挚

企业报道  2021-03-29 15:02:28 阅读:6062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创评中心助理研究员

  近日,部分外国企业包括H&M、巴宝莉、阿迪达斯、新百伦、耐克等与新疆棉花“切割”的言论引发巨大争议,遭到中国网友广泛声讨和强烈抵制。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于3月25日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光明磊落,中国人民友善开放,但中国的民意不可欺、不可违。与此同时根据当日的热搜可以发现近半数都在抵制H&M,支持新疆棉花。对于个别企业基于虚假信息作出的所谓商业决策,对于一些西方政客恶意污化中国而炮制的弥天大谎,中国人民已经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应,彰显出中华民族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情怀是爱国情愫、民族自信和思想行为的理性升华与概括,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和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无比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是最深沉、最具力量的感情流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激发民族斗志, 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局势,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与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

  一、把握精神本质: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

  爱国主义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主题。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习近平旗帜鲜明地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脱离爱党、偏离爱社会主义空谈爱国主义都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爱中国共产党是爱国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将中国人民的解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己任,团结带领全中国人民先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过程中始终起着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爱社会主义是爱国的内核所在。爱国主义精神不是抽象空洞地表现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与热爱,而是深深地熔铸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具体行动上,继而外化为全社会的精神气质和国民素质。爱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穿。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不变的是爱国主义。”因此,立足于新时代,就是要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统一于爱国主义精神之中,构成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刻把握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对比中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二、立足传统基因:以优秀文化滋养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和价值认同,必须要实现对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认可。尊重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前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生长、传承升华、发扬光大。《左转》提出“保族宜家”,《诗经》吟诵“保其家邦”,《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晋书·列传第十六》中有云“上下一心,爱国如家”,林则徐呼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号召“振兴中华”,方志敏写下“为了可爱的中国”,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钱学森践行“我的归宿在中国”,陈彼得歌咏“吾爱吾国”等等,都张扬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部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传承并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斗争史和创业史。根植于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流淌于中国人的血液中、生命里,始终在激励着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因此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必须立足传统基因、赓续文化生命,要以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爱国主义,赋予爱国主义新的时代精神,引导人民树立并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与民族观,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责任感、认同感和荣誉感。

  三、创新载体形式:唱响网络爱国主义主旋律

  在自媒体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时代发展的信息化特征尤为显著,“爱国”一词,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大高频“热词”。网络以其前沿、高效、新颖、及时的优势也逐渐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一方面要发挥网络优势,运用大数据、新媒体技术制作和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短视频、微动漫、慕课等,拍摄高质量的契合人民群众喜好的以爱国主义、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记录短片等,牢牢紧握网络宣传阵地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之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意识。

  另一方面要切实维护网络安全,筑牢爱国主义精神防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新时代唱响网络爱国主义主旋律,必须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绝不允许任何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不能放任诋毁中华文化、践踏民族精神的不法行为。要秉承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育向上向善、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营造风清气正、安全可靠的网络空间,让爱国主义文化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要供给,真正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余其安)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