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正文

大庆精神与《山地物探》

企业报道  2023-07-26 12:18:11 阅读:5432


  ——写在《山地物探》报创刊30周年之际

  今年7月,隶属于中国石油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的《山地物探》报创刊30周年,虽已退休多年,但原所在单位企业文化宣传部门的同志还是专门提前打来电话,看看报纸创刊纪念能够说点什么。本人是这张报纸的发起者和创办人,还有就是19个年头零1个月的坚守。岁月虽已流逝,但与《山地物探》报共同的经历却记忆犹新,至今难以忘怀,酸甜苦辣,品味其中。

  艰难探索,求新求变

  1993年3月,本人受命编辑出版“找油人的足迹——四川石油地震勘探四十年纪实”一书。书名约请原石油工业部部长、中顾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及国务委员康世恩题写。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黄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总工程师陆邦干;四川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袁光明、局长蒋长安、总工程师马兴峙、总地质师包茨等纷纷题词祝贺四川石油地震勘探40周年。20多万字的书成稿后,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编辑出版这部书使本人心灵受到震撼,思维得到启迪:40年的发展,诺大一个企业,何不办张自己的报纸?于是,就萌生了创办报纸的想法,也就在当年7月,《找油人》报正式创刊问世,这就是今天《山地物探》报的由来。

  在我值守《山地物探》报的近20年间,经历了十分艰难的创刊、苦苦支撑的延续和终成正果三部曲。

  十分艰难的创刊。由于多种原因,创刊初期的报纸费用无着落,头两期报纸是原物探211队队长李永志、物探248队队长祝继德代表两个队出资,才使报纸得以创刊出版。没有当年他们的资助,就没有报纸30年的今天,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苦苦支撑的延续。报纸创刊以后,由于经费紧张等多种原因,报纸多次都面临停刊不办的困境。是当年在川庆物探任职的庞树强处长、严立康书记、肖登明书记,朱伯舜处长、周登兴书记等一批领导做坚强后盾,也才保全了这张报纸。不然,也不会延续到今天。

  终成正果的发展。这是报纸得到上上下下的认可后,也就是2002年公司迁华阳后的这10多年间,报纸先后得到伍志明经理、白华书记,孙建库总经理、李亚林书记等公司主要领导的全力支持,推进了报纸的正常运行,报纸的多样化功能得到较好发挥。而今,在回顾《山地物探》的成长历程时,虽然有些领导已经作古,但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

  回顾《山地物探》报的发展,期间经历的三个转变值得一提。

  转变之一:报名由《找油人》报改为《山地物探》报。随着企业的发展,为更好地突出行业特点,展示企业形象,宣传山地物探品牌,1994年12月,报经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从1995年1月起,报纸更名为《山地物探》报,一直延续至今。

  转变之二:报纸版面由四开小报改版为对开大报。从1993年的7月创刊,到2007年12月的14年间,报纸一直保持四开的版本。为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2007年12月,时任公司党委书记、总地质师李亚林提出把四开小报改为对开大报的建议。后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从2008年1月起,报纸实现了改版,在报纸的发展进程中,对开大报的改版具有里程碑意义。

  转变之三:报纸的编辑由借助地方新闻资源到完全自主编辑。报纸创刊初期的前两年,我们自己把稿件编好,拿到南充报社,请资深的组版编辑给我们组版,然后发排清校,最后付印。经过前两年的摸索后,从1995年1月报纸正式更名为《山地物探》报后,完全由我们自己编稿、组版,之后发排清校付印,一直干到现在。

  求索不止,硕果累累

  《山地物探》报的前20年,作为展示企业形象、宣传山地物探品牌的窗口,为让川庆山地物探扬名天下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块阵地,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又一批宣传文化人才,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特别是从2006年加入中国石油记协后,更是累累硕果,引人注目。每年选送作品参加优秀新闻作品评选,8年中已有近50多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2008年,《山地物探》报荣获“四川省优秀企业报”称号,编辑部人员分别荣获“优秀主(总)编”、“优秀编辑”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优秀企业报”称号,选送的8件新闻作品分获全国企业报优秀新闻作品一、二、三等奖。

  几点启示,衷心祝愿

  启示一,《山地物探》报的创办,是大庆精神的再现。报纸创刊之初,从办报设想的提出,到例行公事走程序。诸如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办报的设想被冠冕堂皇地扼杀在了萌芽之中。不办报纸,理所当然,没人来指责你。可倡导办报人员从企业文化的长远发展着想,发扬大庆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到处化缘说好话,先后求得两个基层作业队领导的支持,才使报纸呱呱坠地得以出生。从这点上说,《山地物探》报的创报,是大庆精神的再现。

  启示二,不抛弃、不放弃,延续了《山地物探》报。报纸创刊,办1期容易,办10期,可以勉强支撑下去,可要坚持10年、20年乃至30年就难上难了。曾何几时,曾经几度,《山地物探》报都面临被停刊被砍杀的命运。十分有幸的是,还是有明智领导认为,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保证当时几万元的办报费用必须落实,也才使得报纸没有停办。这当中,一旦抛弃放弃,我们就不可能在这里总结回顾《山地物探》报的办报经历了;是难得的坚守与坚持,才迎来了《山地物探》报创刊30周年。

  启示三,众人的关爱呵护,成就了《山地物探》报。没有各级领导、各界朋友的关心与支持,《山地物探》报不可能支撑30年;没有广大职工和读者的热诚,他们对报纸的认可、关爱呵护,《山地物探》报难以维系生存;没有报纸的编采人员和广大作者为这张报倾注的大量心血,《山地物探》报难有今天!

  在此,首先要感谢的是各级领导,特别是物探公司的历届领导对这张报纸的关心和支持;其次,要感谢广大职工和读者对报纸的关爱与厚待;同时,还要感谢所有参与报纸按时出刊的编采人员,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艰辛。

  时光荏苒,经典永恒。穿越时光的经典,经典《山地物探》报。从一颗破土而出的稚嫩幼苗到枝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一切过往皆成序章。企业的持续发展为《山地物探》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经过前20年发展奠定的厚实根基,从2013年起的后10年中,《山地物探》报的继任者们持续坚守,精心呵护,既保持了原来报纸的风格,又适应新的发展,无论从报纸的稿件质量,编辑印刷,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继续发挥报纸传媒的重要宣传作用,令人十分欣慰。

  借此机会,衷心祝愿《山地物探》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继续围绕企业的发展主题,坚持办报宗旨,不断创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弘扬先锋文化,光大山地精神,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舆论支持。

  而今,传媒手段早已告别铅与火,走进光与电,信息时代的高速路。特别是融媒体的新发展,对传统媒体的生存提出全新的挑战。时代助推传媒发展,传媒工具和形式各有所长,不同的传媒阵地不可替代。衷心祝愿《山地物探》报直面挑战,持续坚守,在挑战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坚持与企业共存。同辉春夏,不负时光,出彩岁月!《山地物探》报的明天会更美好!(屈永志)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