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从三门峡铝业看中国工业的新质生产力

企业报道  2024-05-30 18:13:45 阅读:1833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本刊推出新质生产力专题,从三门峡铝业看中国工业的新质生产力。

1.jpg

  一、绿色基因产生强大绿色力量

  三门峡铝业母公司杭州锦江集团是中国环保产业的开拓者和先行者,拥有丰厚的绿色发展基因。1997年,开启产学研一体化之路,与浙江大学紧密合作,并捐建浙大热能研究所,实现了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市场化运用,1998年建设成为中国第一家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厂,20多年来,已在全国20多个省级行政区及东南亚地区建设建成项目逾40家,累计日垃圾处理能力超过70000吨,是国内拥有环保电厂最多、累计处理垃圾能力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对环保与环境的重视,对循环经济的深入理解,成为公司的基因与底色。

  2008、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两度视察广西田东产业园,鼓励三门峡铝业建设“中国循环经济样本”。如今,田东园区已发展为西南地区最大循环经济产业园之一。

  “建一座矿山,绿一片环境”,作为铝业发展的源头活水,绿色矿山建设一直贯穿锦江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如成立生态环境治理专项基金,累计投入3.7亿元用于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建设,栽种花椒树32万棵,打造3000亩花椒树种植基地;栽种树苗223万棵,撒播草籽174吨,恢复治理面积13868亩。

  山西复晟铝业,赤泥库一期330 亩、二期1130亩全部实现复垦,三期具备复垦条件达422亩,占比近50%,在实现复绿的基础上,还通过赤泥填方形成山谷小平原,大大增加耕种与绿地面积,并通过辅助建设光伏,实现村级供电的绿色化,

  三门峡铝业始终将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发展的理念,始终致力于走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目前旗下有色生产企业已全部列入国家绿色制造名单、国家级绿色工厂,并获中国环境报社授予的“年度环境社会责任企业”“年度绿色企业管理奖”等多个荣誉。其中,三门峡开曼铝业,2019年当选中国环境社会责任企业,河南省氧化铝行业绿色发展调研第一名。山西复晟铝业、兴安化工,2020年当选氧化铝行业及山西省工业领域首家超低排放A级企业,2021年当选中国铝产业绿色低碳领先企业。

2.jpg

  二、绿色科技 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

  铝行业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全球铝工业每年排放11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工业排放总量的2%。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铝生产国,目前仍使用能源密集型的冶炼工艺。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碳排放大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已是铝行业无法回避的发展路径。

  科技,作为推动铝产业绿色发展的底色,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为代表的节能降碳技术,既是有效提升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也是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过去的一年里,三门峡铝业实施热电2号抽凝式汽轮机组通流节能改造,机组提效比7.46%,年节约标煤量9285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2.4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22吨;实施热电给水泵节能改造,综合厂用电率降低1%,年节约标煤量3960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0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95吨。

  2024年,三门峡将进一步做好节能改造相关工作,提高分解槽固含、降低系统碳碱,继续提升系统运行效率,降低折合比,降低动力单价。未来公司低能耗、高效能的未来发展图景更加清晰。三门峡铝业正着力以延长铝产业链为契机,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实践。公司局部化的综合能源管理和碳管理理念的宣导,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实际生产中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未来,三门峡铝业将继续系统化地利用先进的物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以及创新管理模式,对新建或既有的园区、厂区进行综合能源规划和整合,秉持能源对口、梯级利用、循环增效、多能互补、储用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规划建设整体能源供应系统,进一步提升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的数字化、绿色化、经济化水平,最终达到需求满足、供需平衡、降低能耗、绿色减碳的目标。

3.jpg

  三、科技研发 数字赋能 成为有色企业智慧化转型升级标杆

  三门峡铝业始终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紧扣“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三大主攻方向,推进三化融合和改革攻坚。持之以恒地深挖内潜,紧跟“三化”浪潮,通过技术创新、工艺迭代、管理改革等手段巩固核心竞争力。精耕技术的同时,公司超前布局智能制造,大力推动从“制造”向“智造”的产业转型升级。

  公司致力于自主研发并建设“智能工厂”,率先采用业内最先进的铝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建立并推广智能化控制平台和大数据应用管理平台,智能制造能力处于行业前列,生产组织管理达国际一流水平。目前,公司旗下企业的铝生产企业均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或自动控制,生产过程全管道化、流程化,具体生产设备的运行参数则由中央控制室监控。原材料从无人值守地磅称重进场、卸货,到原材料的自动机械均化配比,再到全管道化溶出技术的使用……在高度的智能化运行水平下,公司生产安全得到保障,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综合成本显著下降,产出高、消耗低、污染少,多项技术经济指标始终保持行业前列,成为公司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效高质发展的加速器。

  山西复晟铝业有限公司,作为公司智能智造的代表,2016年起先后获评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互联网+工业”试点示范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复晟铝业的智能制造团队也荣获运城市“工人先锋号”称号。2021年底,复晟铝业被工信部授予国家级“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殊荣,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氧化铝智能工厂,为传统有色企业智慧化转型升级树立了标杆。

  20余年来,三门峡铝业沿着铝全产业链精细化、尖端化发展,发展成了机制优、能耗低、环保佳、成本控制领先的国内氧化铝大型生产集团企业。

  四、科研创新 助力国家战略性材料

  2023年8月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对镓、锗相关物资实行出口管制。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原料,以氮化镓、砷化镓为代表的镓产业,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激光雷达等下游产业应用十分广泛,而中国是全球的金属镓产量供应商,原生镓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2023年超600万吨,而90%以上的原生镓来源于铝土矿。

  然而,国外的澳矿、几内亚的铝土矿,几乎不含镓或者含镓量极低。三门峡铝业,背靠河南等含镓量大的国内铝土矿大省,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2023年,三门峡铝业旗下企业金属镓产能达290吨,产量达到203吨,占全球产能的35%。

  金属镓,没有独立矿藏且在其他金属矿床中含量极低,就注定了其获取难度大,资源稀缺。经过科研攻关,三门峡铝业掌握了从赤泥中提取金属镓的技术。三门峡铝业重新利用了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氧化铝母液,采用离子交换法,利用螯合树脂从含镓的氢氧化铝种分母液中吸附镓离子,通过解析把镓离子从树脂上转移至溶液中,并进行纯化和富集,最后通过电解产出规格为99.99%的液态金属镓。如此一来,原本的工业废料变成了重要的工业产物。提高氧化铝品质的同时,还降低了赤泥污染,更实现了对矿产资源的一种综合利用,是传统行业提档升级典范,非常符合现代化绿色循环经济链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三门峡铝业旗下拥有五大氧化铝生产企业,均可从事金属镓的回收提取业务。在产业链方面,三门峡铝业与目前国内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生产镓主要原料供应商合作密切,原材料供应具备优势。同时公司与下游客户群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供给下游高N级企业,用于生产氮化镓、磷化镓这些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品可以实现稳定销售。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加快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等核心动力系统的升级换代,推动高频、高速、宽带通信系统的核心器件的自主可控,支撑光电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镓的地位及需求还将会进一步持续提升,以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将迎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依托科技创新赋能,产学研用,着力推动高精尖技术的延伸,围绕铝产业链,三门峡铝业还开发出了碳酸锂、硝酸钾等多个新型战略材料项目;面对赤泥绿色利用这一科技、经济和社会交错的产业难题,开发出了赤泥选铁等资源利用最大化项目,随着这些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公司的产业规模与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在新质生产力替代传统生产力的推动下,三门峡铝业正不断完善员工职业培训与发展路径,继续坚持“未来星”计划、“雏鹰”计划等新青年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激励性措施,驱动员工主动型学习,及时掌握并运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及其包含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知识储备、文化素质、劳动技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