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和中源智人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一批多功能臭氧消毒智能柜,送达湖北等地抗疫前线,其中包括李兰娟院士团队在武汉入住的酒店并投入使用。记者今日在采访中了解到,为赶制这批应急防疫产品,研发团队连续加班三天,企业负责人下产线参加生产。
(图1:黄道权博士和其研发的臭氧消毒智能柜)
这批臭氧消毒智能柜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医疗健康产业中心主任研究员、中源智人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道权博士团队研发。黄道权博士向记者表示,臭氧杀毒柜,结合PTC陶瓷发热体和无甲醛太空铝新材料制造而成。前线医护人员每天从医院返回住处后,急需对自己的衣物、手机等随身物品进行消毒、杀菌、烘干以及除臭,这批产品正解了医护团队的燃眉之急。
中源智人2003年在深圳成立,最初为国外的大企业做终端显示屏代工,后来在智能制造升级中向机器视觉和机器人智能装备转型,去年以来重点攻关智能健康家居产品,并已有产品投放市场。这批臭氧消毒智能柜是为应对今年疫情,紧急攻关研发出的。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国内蔓延。得知消息时,黄道权正在国外休假,他临时取消行程,在大年初三赶回国内,和深圳的研发团队连续加班三天三夜,经过不断反复调试,终于成功研发出样机。
(图2:臭氧消毒智能柜)
研发有难度,可以紧急攻关,春节期间生产线缺人,供应链跟不上怎么办?黄道权说,他和公司管理层五六个人自己下到生产线拧螺丝、做检测,为了赶制这批产品,一度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产品所需的部件寄到深圳,快递企业人手紧缺无法投递,他只能跑到快递站从成堆的快件中找出几个小零件。为了请回工人,他把工资支付方式由月结改为日结,这才有这批产品的顺利下线。
来自全国的订单向黄道权飞来,产品供不应求让他有些着急。他说,中源智人产量正逐步恢复,但原材料仍然较为紧缺,尤其微生物消杀用的臭氧发生器。他也表示,正与团队加紧开发用物联网技术对消毒智能柜进行改造升级,以更好地服务于前线医疗团队。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