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发布汇 >> 正文

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蒙牛为中新经贸合作添砖加瓦

企业报道  2021-05-14 11:04:27 阅读:1802

  据悉,由中国国际商会、内蒙古贸促会、新西兰-中国贸易协会主办,蒙牛集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新西兰商务理事会会议于4月22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以中新自贸协定解读、后疫情时代中新发展新机遇等议题为核心,展开深度探讨。

  (第四届中国-新西兰商务理事会会议与会嘉宾合影)

  高燕会长和傅恩莱大使在致辞中均表示,中新双方互为重要经贸伙伴,两国经贸合作对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新双方应继续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应对疫情挑战,让中新合作内涵更加丰富,不断为两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作为中国-新西兰商务理事会中方主席单位,蒙牛集团承办了本届中国-新西兰商务理事会会议,蒙牛集团执行总裁李鹏程出席本次会议并做主题发言。

  李鹏程表示,乳业是中国、新西兰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全面升级的中新自贸协定为两国与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复苏注入了信心与活力,为携手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合作共赢 中新贸易成为全球乳业发展重要引擎

  新西兰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发达国家,也是第一个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西方国家,更与中国共同积极推动RCEP的落地。

  (蒙牛集团执行总裁李鹏程向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会长高燕介绍产品)

  自2008年中新自贸协定签订实施以来,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大幅提升。2008年至今,两国双边进出口总额从44亿美元增长到181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了14%.目前,两国在货物贸易市场准入领域已经实现高水平自由化,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以及第一大出口市场。

  在两国互动日益增强的经贸合作领域,乳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作为全球第二大乳品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乳品进口国,中国在去年进口了328万吨的乳品,同比增长超过10%.而新西兰作为全球最大的乳品出口国,有三分之一的优质乳品出口到了中国。这种积极向好的态势表明,中新之间的双边贸易,已经成为当今全球乳业发展最重要的引擎之一。

  协定升级 提升乳业开放红利和蒙牛国际化战略水平

  蒙牛是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乳企,在其国际化战略布局中,新西兰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2008年中新自贸协定签订实施后,蒙牛旗下雅士利与新西兰乳业建立起密切合作,并于2012年在新西兰兴建了首家乳品工厂。十多年时间里,蒙牛与新西兰的伙伴在牧场管理、原奶供应、食品安全、乳品研发等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不久前,蒙牛锚定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了2025年"再创一个新蒙牛"的战略。其中在"国际化"方面,蒙牛将推动产品、品牌、资源、标准、人才和公司治理全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夯实全球供应链、复制国际化成功模式、积极参与乳品行业的国际治理,推动构建"全球乳业共同体",打造成为乳业国际化的领军企业。

  中新全面升级的自贸协定,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在乳制品领域的市场开放。对蒙牛而言,将有利于全面深化与新西兰乳业的开放合作,实现"国际化"战略的更高水平落地。

  携手前行 为全球乳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李鹏程表示,虽然"受各种因素影响,世界乳业发展充满许多的‘不确定’",但是,"中国乳业的未来是‘确定’的".

  (蒙牛集团执行总裁李鹏程发言)

  在"十四五"规划中,"奶"首次被列入了需重点保障供给安全的农产品,乳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具有强大韧性的中国乳品消费市场,是中国为全球乳业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力的底气。

  蒙牛执行总裁李鹏程认为,一个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将不断发掘自身超大市场潜力,为各国、各行业——特别是乳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国还将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与各国、特别是新西兰乳业的互利合作,为全球乳业的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