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职场动态 >> 正文

勘探“玫瑰”绽芬芳

企业报道  2020-06-17 15:40:38 阅读:1963


  ——记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排列工程中心二队张英

  绵延不断、叠嶂起伏的山,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树。山间,还有不知名的野刺藤蔓缠绕。这就是四川盆地宜202井区三维勘探工地,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排列中心二队布线工作进入了无人区。6月16日,回想起那段难忘的施工经历,张英和她的同伴们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5月26日清晨6点过,几位穿着红色信号服的女工负重40余斤电缆线和检波器往山里走去。走在前面带路的名叫张英,只见她不停挥舞锄头,砍开身旁的野刺在前面修路。经过3个多小时的跋涉,在一个稍缓的地段停了下来。他们用手机打开奥维地图,很快找到了R1067线5201测点号,这是他们今天开始布线的地方。

  “起始点号就是这里。”张英和同伴放下肩上的接收线,观察了一下周边环境,来不及休息就开始用锄头打坑,埋置检波器,其他作业人员陆续开始布线。

  今年46岁的张英是重庆市万州区人,从2013年就跟随丈夫到勘探队做工,如今有8个年头了。今年,她先是到四川盆地金堂—三台三维勘探项目上干了3个月,那边施工一结束,又紧接来到地处川南的宜202井区三维勘探项目工地上。

  项目施工排列布线进入了无人区,也进入了施工的最困难阶段。无人区山势陡峭,张英就和同伴们一边钻着灌木丛和荆棘林,一边修路。夏季施工的高温酷暑、蚊叮虫咬,野兽出没的威胁以及翻山越岭的苦累,张英和同伴们都必须一一克服。“野外勘探作业艰难喔,我们还曾在沟里摔过,被山洪困过……”张英一边打坑,一边讲述着他们的布线经历。

  山里走出红“玫瑰”

  张英的丈夫名叫朱子明,和她在一个班组,是放线班的班长。朱子明是从2004年开始到勘探队做工的。7年前,他俩儿女长大成人,勘探队也需要人手,朱子明就动员妻子张英来到队上,按照合规程序的健康体检、业务技能培训,考试考核都合格了,就成了勘探队的一名季节性临时工。施工作业期间,他们几乎每天早上5点过就起来吃早饭,6点多出发,带上干粮、手电筒,锄头,水壶还有40余斤重的大线赶往工地。

  “因为宜202项目时有蛇和熊出没,所以我们必须要七八个人一起走,装备也要齐全些。”张英的丈夫朱子明向我们展示了他的装备:背包、长棍、长镰刀,背包就是百宝箱,除装了资料,干粮,电筒、风油精和蛇药都是必备。木棍可不是一般打狗棍,前面有一个分叉,是专门用来对付蛇的。短短半小时,他们就路遇了两条蛇,其中大的一条有小碗口那么粗,他们把蛇赶走后,继续踩着齐人深的芭茅草,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进。

  中午,烈日的暴晒让一切都没了生机,一人多高的灌木丛偶有几只鸟飞过,打破了山林的静寂。工作仍然在继续,豆大的汗珠顺着张英和同伴们的脸颊滴落了下来,手臂因为碰到芭茅草和虫有些红肿和发痒,她拿出风油精进行涂抹,过了好一阵才稍微轻松点。时间已是下午一点钟,大家拿出干粮,几个人要么站着、蹲着,很快就解决了午餐。

  张英和同伴顺着山梁在走,火辣的太阳当头晒,他们布线,打坑,埋置站点。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钟,他们终于与另一个班的师傅顺利“会师”。张英看了看时间,刚好11个小时。她说:“我们一个班55人每人负责12个站点的埋置。因为这是无人区,其他也没有路,只有原路返回。今天我们按照计划完成了当天的布线任务。”

  夕阳西下,张英与大家一起踏上了回驻地的路途。暖暖远人家,悠悠墟里烟。几声狗吠,一串鸟鸣,黄昏的山林更显得清幽寂静。身着红工装的张英和同伴从山里走出,好似一朵朵绽放山野的玫瑰……(李梦香)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