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职场动态 >> 正文

坚强的国企精神

企业报道  2020-09-29 11:51:25 阅读:2195


  高大的烟囱,钢筋铁骨的工厂,无尽蔓延的铁路,对于在炼油厂院里长大的我来说,看起来是那么的亲切。喝水的陶瓷杯、老式的自行车、小小的理发店,对于出生在那个年代的我,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熟悉……

  电影《钢的琴》讲述了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下岗工人陈桂林,面对生活的窘迫,感叹自己失败的命运,于是一心要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为了这架钢琴,去偷,被抓。当所有的办法失败后,他决定以自己倒闭的工厂钢铁为原料,做一架钢琴,这就有了电影的名字。

  有人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纠结的亲情,看到了艰辛的爱情,体会到了珍贵的友情。而我,从头至尾被电影里的工人所感动,被国企的精神所感动。

  男主人公陈桂林是钢铁厂的一名工人,下岗后组建了一支小乐队,妻子和卖假药的有钱人好上后,回来要争夺女儿的抚养权。为了让喜欢钢琴的女儿留在自己的身边,陈桂林居然想自己做一架钢琴。他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便想到了那句话:咱们工人有力量,纠集了一帮曾经的工友,完成这个在常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这是怎样的一个团队?曾经的大哥下岗后当了包工头,一技在身的木匠待业在家,盗窃前科的锁匠,小作坊的屠宰师傅,还有打麻将时偷牌的街头混混……原本他们都在一个工厂里,并肩干着“四化”,但现在拥有的确是改革后的阵痛,穷途末路的悲戚。让他们再次凝聚在一起的,不是一呼百应的道上大哥,更不是天大的发财脱贫的商业机会,而只是一个不济的哥们,想在改嫁商人的前妻面前,找回自己作为孩子父亲的尊严……

  记得汪工说的那句话很豪迈,“没有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那不是我们工人干的事。”我喜欢这部电影,这里有太多工人的影子,铝皮的方形饭盒,自信潇洒的操作,专业动听的操作词汇,甚至英姿飒爽的淑娴缓缓开出航吊,都让人热血沸腾。

  钢的琴诞生了,而且奏出了坚强的旋律。然而时代的脚步最终还是将他们抛下。他们有一身的好手艺,但他们最终落得的下场是拿不出买一架钢琴的钱来挽回自己的妻子儿女。就像四季的更迭永远都会进行一样,就像大家想保留的烟囱最终还是化为尘土;就像工厂改革不论如何都在继续进行;就像陈桂林有多想把女儿留在身边,她还是会选择更好的生活……

  钢琴造好了,这些曾经的工人各自都要散去,为生活再度奔波。可凝聚在他们骨子里的,依然有国企工人的主人翁感,企业的归属感,工人阶级的自豪感。(王建军)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